- 金子鑫;
生态文明法治体系蕴含了党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针政策、国家法律、党内法规、和党的规范性文件等组成要素,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严密的法治保障体系:现实层面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性与复杂性、多样性与系统性、突发性与紧迫性并重的实际状况,构成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协同的现实需要;逻辑层面,分工合作与多元整合的总体样态,国法优先与党规补充的效力位阶,党规严于国法的监督监察顺序,构建起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协同发展的逻辑理路;发展层面,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根本协同路径,以垂直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纵向协同路径,和以多要素整合为核心的横向协同路径,构建起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,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。
2025年03期 v.43;No.198 46-5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06K] [下载次数:9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9 ] - 陈华丽;刘畅;
个人作为被执行人但无财产可供执行的“执行不能”案件已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重大难题。当前司法实践中,终结本次执行、参与分配等制度因其固有的局限性,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执行不能问题。个人执行转破产制度通过弥补现有执行难解决措施的不足,平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,体现了个人破产制度的优势。因此,有必要将个人执行程序与个人破产制度相衔接,建立个人执行转破产制度。应当明确该制度的适用对象、优化体制机制以及确立相应的责任和监督制度,为个人执行不能案件提供合法有序的退出路径。此举有助于解决执行难的相关问题,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同时维护国家司法的公信力。
2025年03期 v.43;No.198 55-6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56K] [下载次数:25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1 ] - 项定宜;孔珍妮;
当前住宅小区共有部分收益分配规则存在不明确之处,突出表现为物业服务企业获取全部共有部分收益。经成因分析可知,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凭借其强势地位、信息优势以及业主监督机制的缺失,致使这一情况较为普遍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282条应进一步明晰合理成本的范围,确定物业服务企业可按比例获取劳动报酬。在具体措施方面,需积极推动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就共有部分收益分配达成合理约定,强化物业服务企业的信息披露义务,并构建监督机制,从多方面确保共有部分收益实现合理分配。
2025年03期 v.43;No.198 62-6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46K] [下载次数:8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7 ]